来访圆桌 | 标签与被标签:关于“社会参与式艺术”的大鸣大放大讨论

定海桥互助社共治计划 定海桥 今天

定海桥互助社经常收到关于“社会参与式艺术”的来访和邀约采访,趁以此为研究课题的小包来访,临时组织一次关于“社会参与式艺术”的大鸣大放大讨论: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鸣放和讨论。


本活动由“地方-行动”研习会发起,这是本月开始的“定海桥互助社共治计划”中的工作组之一,其基于工作组各人自身在不同领域的基于地方的行动,共同阅读关联性他者团体的多重书写,通过研习讨论来打开对于自身行动的重新想象与表达。


时间:2018年7月11日19:30-21:30

地点:上海市杨浦区定海港路252号·定海桥互助社


来访:小包(展览与博物馆研究专业硕士在读,暂居旧金山)


在美国,社会参与式艺术其实颇受诟病,有不少艺术实践者会明确表示避免被归类到其中。被批评性的原因不外乎,大部分社会参与式艺术都会面临一个困境,就是通常作为既是精英阶层又是外来分子艺术家如何能够避免身份带来的天然区隔,避免在长期的艺术项目中对当地参与者和当地文化产生的过分干预。同时作为并不掌握社会学经济学等专门知识的艺术家,要如何在深入社会参与的过程中处理这方面的专业问题。

在第一部分的分享中,我会讲一讲社会参与式艺术在美国的发展,以及从我的理解出发,试着谈一谈为什么中国需要社会参与式艺术。


回应:伊人(定海桥互助社共治计划社员、前驻地联络人)


在谈论中国“需要”社会参与式艺术之前,可以先尝试从以下路径提问并讨论:“社会参与式艺术”的标签在大陆的公共话语中如何被使用/挪用?其话语如何被动和主动地成为权力再生产的工具?


圆桌:定海桥互助社共治计划部分社员、所有到访参与的朋友


如何参与:底部留言留下一个对本场议题的提问即可


文案:伊人、小包

(假)海报:伊人




定海桥互助社共治计划 介绍


定海桥互助社即将迈入第四个年头,在之前的探索基础上,希望尝试进一步成为一个更加互助与实验性的地方性实践场所,同时继续保持与社区社会各界沟通联动的状态。 

“定海桥互助社共治计划”邀请原本松散互助网络中的亲友邻里,推动大家在新的社员共治架构下,继续用业余时间以社区/社群互助、共同工作等集体实践方法,在针对历史和现实议题的在地行动中自我教育、互助解放,探索社群在地经济互助的可持续性、以及新的社会想象力持续生成的工作方法和行动路径。 

本计划由定海桥互助社在发起人个人资助时期(2015.7-2018.6)的住地联络人召集并协作,十多位来自社会各界的社员在业余共治的基础上共同推进,自2018年7月开始先实验一季。 

📞💈🛒

欢迎亲朋好友和社会各界通过以下方式关注和联络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定海港路252号 
邮箱:dinghaiqiao(AT)yeah.net 
活动发布:豆瓣小站“定海桥互助社”、微信公众号“定海桥” 
活动回顾:dinghaiqiao.org 
共治档案:trello.com/dhqcoop

联动平台:youcanmake.art


定海桥互助社地图

地铁12号线到“爱国路”出口3,沿着爱国路、定海路一直走至“双汇猪肉”店前巷子右拐


文章已于2018-07-11修改
    阅读原文